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版)
作者: 张宇等
出版时间:2023-06-0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604375
- 4
- 459218
- 60252621-2
- 平装
- 16开
- 2023-06-08
- 550
- 392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核心课程
- 本科
本教材以其第三版为基础修订而成,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发展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实践,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与中国改革和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集中体现,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本教材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按照经济制度、运行、发展、开放四位一体的理论体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教材中二维码链接了相关理论发展、观点争鸣、历史演进、比较分析等教学资源和即测即评。
本书除可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教材外,也可供理论学习使用和研究参考。
前辅文
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五、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
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三、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
一、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课题
二、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的系统化理论成果
三、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重要原创性贡献
四、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二、经济与政治相统一
三、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统一
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第五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则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立足中国国情和实践
三、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
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篇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初步体现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及其阶段性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三、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显著优势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
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第二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地位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的内涵
三、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二、公有制的具体形式
三、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特征
五、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七、农村集体所有制
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第三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人士健康成长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依据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三、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一、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发展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四节 促进资本健康发展
一、对资本认识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特点
四、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目标
三、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分配
二、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探索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是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 按劳分配原则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三、按劳分配的贯彻和完善
第三节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与三次分配制度体系的构建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按基本需要分配
第四节 共享发展
一、坚持共享发展
二、缩小收入差距
三、提高劳动报酬占比
第五节 把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原则
二、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
第五章 微观经济运行
第一节 微观经济运行过程
一、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分
二、微观经济运行的主体
三、微观经济活动的内容
四、微观经济运行机理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
一、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
二、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目标
三、国有企业的分类
四、国有企业的效率
五、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
第三节 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活动
一、私营企业的经济活动
二、外资企业的经济活动
三、个体企业的经济活动
第四节 农户的经济活动
一、农户的地位
二、农户的生产活动
三、农户的消费活动
第五节 居民的经济活动
一、居民收入行为
二、居民消费行为
三、居民储蓄及投资行为
第六节 微观监管
一、微观监管的依据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监管的特点
三、完善微观监管体系
第六章 中观经济运行
第一节 中观经济的内容和意义
一、中观经济的概念
二、中国中观经济的特征
三、中观经济的作用
第二节 产业经济活动
一、产业的划分
二、产业结构
三、产业组织
四、产业政策
第三节 区域经济活动
一、区域经济层级及其特征
二、区域经济布局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格局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
一、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定位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演变
三、地方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
第一节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第二节 总量管理与结构管理
一、需求总量管理
二、需求结构管理
三、供给结构管理
第三节 宏观经济波动
一、宏观经济波动原因的一般解释
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宏观调控的模式
一、宏观调控的特征
二、宏观调控的经验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四、宏观调控的政策
五、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特点
一、什么是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一、资本主义经济增长
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一、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是如何取得的
第四节 新时代的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二、正确认识增长速度的变化
三、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
第二节 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节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抉择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三、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战略
二、建设小康社会战略
三、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五、乡村振兴战略
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第五节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五、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第六节 推进绿色发展
一、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推进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七节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涵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三、如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八节 发展数字经济
一、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
二、发展数字经济的基本要求
三、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第十章 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城乡融合发展
二、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提出
三、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及其成就
一、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和阶段特征
二、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
三、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及演变
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四节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二、新时代中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波折与调整
四、探索新型经济全球化道路
五、为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第二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
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发展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
第三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道路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道路的基本特征
三、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
四、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五、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十二章 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实质和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意义
三、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节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格局
一、对外经济关系类型
二、双边经济关系
三、多边经济关系
四、区域经济关系
五、中国参与的国际经济组织
第三节 中国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
一、中国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特征
二、中国同美国的经济关系
三、中国同欧盟的经济关系
四、中国同日本的经济关系
第四节 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
一、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关系的特征
二、中国同金砖国家的经济关系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四、中国同非盟的经济关系
五、中国同拉丁美洲的经济关系
六、中国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关系
第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形成和变革
一、全球经济治理的提出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
三、全球经济治理的演变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一、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内容
三、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特征
四、全球经济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以平等为基础
二、以开放为导向
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四、建立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三、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面临的困境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阶段性特征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停滞的原因
四、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第三节 坚持远大理想和发展阶段相统一
一、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要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发展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