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2-06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岩石 土壤 土地 通识》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9787565527555
  • 1版
  • 441420
  • 49246213-0
  • 平装
  • 16开
  • 2022-06
  • 450
  • 272
  • P583;S15;F301
  • 资源与环境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发生学思路将地质学、土壤学和土地资源学三门学科的有关知识综合编撰在一起,以通俗的语言描述了:1)岩石是如何风化成土壤和影响着土壤性质的不同;2)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土壤与土地的区别,中国现在地表各类有植被覆盖的土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沙地的状况;为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基础知识。希望借此能抛砖引玉,吸引到地质、地理、土壤、土地教学科研方面的学术大咖拨冗捉笔撰写科普著作,传播这些农、林、草等生命科学和生态学的资源禀赋的基础知识。
目录
上篇 岩石篇1 地质学上,岩石是指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和形状的矿物集合体,也就是说,矿物和岩石是质与量的关系。根据岩石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是地球岩石圈的基本构成物质,也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认识地球上的崇山峻岭和平原沃土,要从认识岩石开始;而认识岩石要从认识其矿物的组成开始。因为土壤固体部分的95%以上是岩石风化形成的碎屑,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矿物质营养元素磷、硫、钾、镁、钙、硅、铁、锰、锌、铜、硼、钼、氯、钠、镍等均主要来自土壤,也就是间接来自各类岩石的矿物。2 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3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矿物3 第二节 三大类岩石16 第三节 岩石圈34 第四节 岩石风化与风化壳35 第五节 地球圈层42 第二章 花岗岩及其地貌与土壤43 第一节 花岗岩成分与分类43 第二节 花岗岩地貌44 第三节 花岗岩风化物与土壤特性47 第三章 玄武岩及其地貌与土壤49 第一节 玄武岩成分与分类49 第二节 玄武岩地貌50 第三节 玄武岩风化物与土壤特征50 第四章 石灰岩及其地貌与土壤53 第一节 石灰岩成分与分类53 第二节 石灰岩地貌53 第三节 石灰岩风化物与土壤特性56 第五章 砂岩及其地貌与土壤58 第一节 砂岩成分与分类58 第二节 砂岩地貌60 第三节 砂岩风化物与土壤特性61 第六章 页岩及其地貌与土壤63 第一节 页岩成分与分类63 第二节 页岩地貌64 第三节 页岩风化物与土壤特性66 第七章 片麻岩68 第一节 片麻岩的形成与特性68 第二节 片麻岩风化物与土壤特性68 第八章 流水沉积物70 第一节 坡积物及其特性70 第二节 洪积物及其特性71 第三节 冲积物及其特性72 第九章 风积物76 第一节 风成沙及其特性76 第二节 风成黄土及其特性77 参考文献80 中篇 土壤篇81 盘古天地开,万物土中生。我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土定义为“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也就是说,有土的地才能够生长庄稼、草、木等植物。《周易·离·彖传》中有“百谷草木丽乎土”之言,进一步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利用和保护好土壤,既是保证我们的饭碗,也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第十章 土壤发生83 第一节 岩石变土壤83 第二节 成土过程的影响因素89 第三节 土壤侵蚀97 第十一章 土壤物质组成99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99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103 第三节 土壤中的植物养分106 第四节 土壤水分与空气110 第五节 土壤生物114 第十二章 土壤性状117 第一节 土壤质地117 第二节 土壤交换容量和酸碱度123 第三节 土层厚度与土壤保蓄能力127 第四节 土壤剖面构型130 第十三章 土壤与农业生产131 第一节 土壤耕作131 第二节 土壤水分管理132 第三节 土壤养分管理134 第四节 广义土壤肥力的提升140 第五节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141 第十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开发利用145 第一节 南方湿热气候区的酸性红黄壤146 第二节 北方温凉湿润气候区的肥沃黑土148 第三节 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草原土壤151 第四节 干旱地区的绿洲土壤154 第五节 干旱半干旱区的盐碱土158 第六节 土厚水丰的冲积平原土壤162 第七节 低洼积水的沼泽土164 第八节 土薄质地粗的山地土壤166 第九节 遇风飞扬的风沙土168 第十节 黄土高原松软深厚的黄绵土170 参考文献174 下篇 土地篇175 第十五章 土地分类177 第一节 土壤与土地的区别177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土地类型178 第三节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178 第四节 有植物覆盖的土地的共性179 第五节 中国气候带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布183 第十六章 耕地185 第一节 耕地的概念185 第二节 耕地生态系统的结构186 第三节 耕地的功能187 第四节 耕地利用的多宜性和多变性190 第五节 中国耕地分布与现状190 第六节 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95 第十七章 园地200 第一节 园地的概念200 第二节 园地生态系统的结构200 第三节 园地的功能202 第四节 中国园地分布与现状203 第五节 园地布局与可持续利用206 第十八章 林地208 第一节 森林与林地208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209 第三节 森林的功能211 第四节 中国森林分布与现状213 第五节 森林保护与建设219 第十九章 草地223 第一节 草地与草原223 第二节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224 第三节 草原的功能226 第四节 中国草原分布与现状228 第五节 草原保护与合理利用233 第二十章 湿地237 第一节 湿地概念237 第二节 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238 第三节 湿地的功能240 第四节 中国湿地分布与现状242 第五节 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244 第二十一章 沙地246 第一节 沙漠与沙地246 第二节 沙地生态系统的结构247 第三节 沙地的功能248 第四节 中国主要沙漠和沙地249 第五节 科学保护、利用和治理沙地251 第二十二章 统筹布局土地利用空间,科学利用土地253 第一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253 第二节 耕园林草湿沙是生命共同体254 第三节 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统筹合理布局各类土地空间254 第四节 发展土地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255 参考文献256 后 记2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