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1-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RFID应用指南——面向用户的应用模式、标准、编码及软硬件选择(第2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358623
  • 1-3
  • 439113
  • 61233765-9
  • 平塑
  • 16开
  • 2021-01
  • 474
  • 296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与电气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用户的视角,从RFID项目实施流程切入,围绕RFID应用的需求,介绍新技术时代的RFID技术与物联网的概念;解析RFID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的应用;讨论项目前期准备及以“RFID友好性、应用模式、应用集成度”为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重点解读人—机—物交互界面的信息标识编码、标签选择、读写器选择、中间件选择、数据集成以及挖掘RFID数据价值的应用案例,在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基础之上,突出了与用户匹配的实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和易读性。本书可作为RFID用户、从事RFID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与工具书;也可作为RFID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培训教材,中央和地方的RFID推动平台的推广应用教材;还可以作为各高校物联网及RFID技术应用课程的参考读物或工具书,以弥补大学生动手能力的不足,为各高校教材的创新助力。
目录
目 录__eol__第1章 新技术时代 1__eol__1.1 物联网 1__eol__1.1.1 物联网概念 1__eol__1.1.2 “物联星云” 2__eol__1.1.3 物联网的起源与全球统一标识标准化进程 5__eol__1.2 区块链技术 7__eol__1.2.1 认识区块链技术 7__eol__1.2.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从比特币到以太坊 8__eol__1.2.3 区块链对社会究竟有何益处? 8__eol__1.2.4 区块链技术何以值得信任? 10__eol__1.2.5 区块链技术与物流供应链是天作之合 11__eol__1.2.6 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路线图 13__eol__1.2.7 技术与法规并行 14__eol__1.3 大数据 15__eol__1.3.1 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15__eol__1.3.2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15__eol__1.3.3 大数据的应用特征 15__eol__1.3.4 大数据应用的规范管理 16__eol__1.4 云计算 17__eol__1.4.1 云计算定义 17__eol__1.4.2 云计算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 17__eol__1.4.3 云计算的特点 17__eol__1.5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19__eol__1.5.1 5G的基本概念与关键技术 19__eol__1.5.2 5G标准的中国声音 21__eol__1.5.3 中国加速布局5G网络 21__eol__1.5.4 5G强化了物联网应用 22__eol__1.6 人工智能 22__eol__1.6.1 人工智能的概念 22__eol__1.6.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23__eol__1.6.3 人工智能的特征 26__eol__1.6.4 人工智能应用参考框架 27__eol__1.6.5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问题 28__eol__1.7 自动识别技术 29__eol__1.7.1 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 30__eol__1.7.2 自动识别系统分类、性能与应用比较 30__eol__1.7.3 RFID能够替代条码吗? 31__eol__第2章 RFID系统与标准 34__eol__2.1 RFID系统 34__eol__2.1.1 RFID系统的一般概念 34__eol__2.1.2 RFID系统构成 34__eol__2.2 RFID系统应用类型 36__eol__2.2.1 RFID系统的类型 36__eol__2.2.2 开放式RFID系统 42__eol__2.2.3 非开放式RFID系统 43__eol__2.3 RFID标准 44__eol__2.3.1 全球RFID标准化组织 45__eol__2.3.2 全球RFID标准体系比较 46__eol__2.3.3 EPC标准体系框架 52__eol__2.3.4 EPC标准体系的优势 55__eol__2.3.5 我国RFID的标准化 59__eol__2.3.6 RFID标准的应用 62__eol__2.4 RFID不能做什么 64__eol__第3章 RFID项目 67__eol__3.1 RFID项目工作概述 67__eol__3.1.1 RFID项目的基本流程 67__eol__3.1.2 RFID项目区块工作框架 69__eol__3.2 组建专业团队 70__eol__3.2.1 项目领导委员会——决策层 70__eol__3.2.2 RFID项目小组——实施层 70__eol__3.3 选择系统开发商 72__eol__3.3.1 系统集成与服务能力 73__eol__3.3.2 RFID系统开发与个性化服务能力 75__eol__3.3.3 经验之谈 79__eol__3.4 把握切入点——RFID系统分析方法之一 80__eol__3.5 “RFID友好性”分析——RFID系统分析方法之二 81__eol__3.5.1 开放式RFID项目 82__eol__3.5.2 非开放式RFID项目 85__eol__3.5.3 “RFID友好性”分析的差异性 85__eol__3.6 确定应用目标——RFID系统分析方法之三 86__eol__3.6.1 应用集成度 86__eol__3.6.2 应用模式 90__eol__3.6.3 应用效益 92__eol__3.6.4 应用目标 94__eol__第4章 信息标识编码 95__eol__4.1 编码方案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96__eol__4.1.1 系统基本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96__eol__4.1.2 RFID编码方案 96__eol__4.2 为什么要讨论条码 97__eol__4.3 编码依据 97__eol__4.3.1 条码编码的标准 98__eol__4.3.2 RFID编码标准与编码原则 98__eol__4.4 RFID编码格式 99__eol__4.5 RFID数据结构 100__eol__4.5.1 EPC规范的通用数据结构 100__eol__4.5.2 系统指示——标头 101__eol__4.5.3 功能指示——滤值与分区 102__eol__4.5.4 ID指示——标识对象的身份代码 103__eol__4.6 开放式编码方案 103__eol__4.6.1 标识对象 104__eol__4.6.2 编码格式 105__eol__4.6.3 数据结构 106__eol__4.6.4 贸易单元标识 107__eol__4.6.5 物流单元标识 128__eol__4.6.6 参与方位置码标识 132__eol__4.6.7 可回收资产标识 140__eol__4.6.8 单个资产标识 148__eol__4.7 非开放式编码方案 153__eol__4.7.1 标识对象 154__eol__4.7.2 编码格式 155__eol__4.7.3 数据结构 156__eol__第5章 RFID标签——数据写入与贴标 161__eol__5.1 RFID标签认知 161__eol__5.1.1 标签结构 161__eol__5.1.2 智能标签 162__eol__5.1.3 抗金属与水介质的特殊标签 163__eol__5.2 标签选择 164__eol__5.2.1 RFID标签分类 164__eol__5.2.2 供电性能 165__eol__5.2.3 调制性能 165__eol__5.2.4 频率性能 166__eol__5.2.5 读写性能 169__eol__5.2.6 通信时序性能 169__eol__5.2.7 数据容量 170__eol__5.2.8 封装形式 171__eol__5.2.9 标签尺寸 175__eol__5.2.10 产品成分、包装材质及其他 175__eol__5.2.11 业务流程与作业环境 176__eol__5.2.12 性能价格比及供货能力 176__eol__5.3 RFID标签数据写入 177__eol__5.3.1 相关概念与称谓 177__eol__5.3.2 写入什么数据 178__eol__5.3.3 在哪个环节写入 179__eol__5.3.4 怎样写入 180__eol__5.3.5 智能标签打印机 180__eol__5.4 贴标 181__eol__5.4.1 贴标方式 181__eol__5.4.2 贴标机 181__eol__5.4.3 标签机——打印机与贴标机的集成 182__eol__5.5 怎样选择RFID专用设备——打印机、贴标机和标签机 184__eol__5.5.1 与系统应用集成度适配 184__eol__5.5.2 与标签兼容 186__eol__5.5.3 与业务流程适配 187__eol__5.5.4 与场地环境适配 188__eol__5.5.5 系统连接 188__eol__5.5.6 设备升级 188__eol__第6章 RFID读写器——数据采集与识读率 189__eol__6.1 读写器 189__eol__6.1.1 读写器工作原理 189__eol__6.1.2 读写器的分类 190__eol__6.2 读写器的数据采集 192__eol__6.2.1 读写器的软件功能 192__eol__6.2.2 防碰撞技术 193__eol__6.3 读写器的选择 194__eol__6.3.1 智能还是简易 194__eol__6.3.2 选择频段 194__eol__6.3.3 固定式还是便携式 195__eol__6.3.4 天线 195__eol__6.4 RFID系统识读率要素——系统配置的综合考量 197__eol__6.4.1 RFID系统识读率概述 197__eol__6.4.2 影响系统识读率的硬件因素 198__eol__6.4.3 影响系统识读率的系统配置综合考量 201__eol__6.5 识读率测试 205__eol__6.5.1 实验室测试 206__eol__6.5.2 现场测试 206__eol__第7章 RFID中间件——系统集成与用户选择 207__eol__7.1 中间件认知 207__
Baidu
map